□本报记者许予朋
支持新型工业化迎来重磅金融政策。8月5日,中国人民银行、金融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。《意见》明确,强化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协同,为推进新型工业化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,推动产业加快迈向中高端,防止“内卷式”竞争。
《意见》为金融赋能相关领域发展绘出“路线图”:到2027年,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将基本成熟。制造业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将得到充分满足,发行债券的户数和规模持续增长,股权融资水平显著提升。
对照重点领域提出针对性支持举措
优化金融政策工具支持关键技术产品和攻关,多渠道为科技成果转化引入耐心资本,强化产业链重点企业综合金融服务……瞄准新型工业化发展重点领域,《意见》提出了多项有针对性的政策。
具体来看,聚焦政策层面,《意见》要求,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作用,引导银行为集成电路、工业母机、医疗装备、服务器、仪器仪表、基础软件、工业软件、先进材料等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技术和产品攻关提供中长期融资。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,适用上市融资、并购重组、债券发行“绿色通道”。
资金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保障。创新融资模式方面,《意见》提出,支持金融机构与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合作,探索开展多样化的融资服务模式,盘活科技研发资源和成果。实施“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”专项,开展“一月一链”投融资路演和“千帆百舸”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,优化硬科技属性评价体系。支持保险机构与中试机构合作创新型保险业务。引导金融机构运用贷款、债券、股权、保险等多样化工具,为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和重要配套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。
针对受外部影响较大的企业平稳经营提供金融解决方案,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产业链自主可控建设。完善并购贷款政策,支持链主企业聚焦产业链上下游开展“补链”“延链”型投资。
顺应自身发展需要,金融机构自身也要优化资源布局。《意见》明确,推动大型银行优化跨区域授信管理制度,加强产业转出地与承接地分支机构的信息共享和服务衔接,为产业承接地提供项目撮合对接、战略咨询等综合性服务。推动全国性银行打造特色支行,在风险可控前提下,加大对先进制造业集群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创新型产业集群属地分支机构的授权。鼓励地方中小银行开发符合区域产业特点的贷款产品。优化制造业外贸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。
加强长效机制建设保持合理比重投入
在鼓励优化金融资源布局的同时,《意见》进一步强调了加强金融服务能力和长效机制建设,让金融支持更具可持续性。
一方面,各类金融工具需增进联动配合。《意见》要求,推动银行、保险、证券、基金、融资担保机构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在防范交叉性金融风险、保障客户隐私的前提下,加强信息共享和业务合作。支持金融控股公司整合集团内各类金融资源,为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。鼓励保险机构、银行理财子公司、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在风险可控、商业自愿前提下,通过股权、债券、私募基金、融资租赁等形式,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持。
另一方面,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的“合作之手”将握得更牢。根据《意见》,中国人民银行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、财政部、金融监管总局、中国证监会、国家外汇局加强信息共享和政策协同,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,优化政策落地环境。地方工业和信息化、发展改革等部门会同金融管理部门,建立本地区重大产业融资项目“一对一”辅导机制,积极协调解决项目融资中存在的要件不齐、信息不对称等问题。
据悉,下一步,中国人民银行、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全力推动《意见》各项举措落实落地,深化产融合作,完善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体系低息配资股票,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撑。
盛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